惊!跨洋大撤离,俩外籍老板套现15亿后,广州政府竟成“接盘侠”?

李振宇 2025-05-02 整形 4 次浏览 0个评论

孚能科技的兴衰之路

孚能科技曾是我国首批三元软包动力电池生产厂家,上市之初营收高达11.2亿,远超同行。然而,两个外籍老板在营收下降后,果断套现15亿,将烂摊子扔给了广州政府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?

创业初期的艰辛与突破

早在1997年,王瑀就发现了动力电池市场的潜力。2002年,他与Keith D. Kepler在美国成立美国孚能,专注研发新能源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和智能储能电池。公司起步艰难,他们亲自拉投资。2009年,王瑀回国在江西创建公司,打开中国市场。此后,孚能科技进入电动摩托车领域,为国际知名摩托车提供电池,还成为北汽新能源、广汽新能源等大企业的电池供应商,并获得奔驰母公司戴姆勒长达8年的订单。

困境与衰落

进入2020年后,孚能科技业务下滑,营收大不如前,短短三年累计亏损40多亿元。2024年,营收再次下降17.98%,净利润亏损3.04亿元。主要原因包括动力电池原材料进口价格波动大,市场对动力电池要求提高,而孚能科技坚持的三元软包电池技术逐渐显现劣势。

套现跑路与政府接盘

面对困境,两位创始人早在2017年就开始套现。他们先以4.8亿元转让6.4%的股份,2019年又转让2.4%的股份,套现1.8亿。今年1月,他们将企业卖给广州国资,套现近9亿元,累计拿走近15亿。孚能科技市值暴跌,股民受损。不过,广州国资介入,孚能科技有望借助政府资源实现业务转型。

结语

孚能科技的发展历程警示我们,创业不易,投资需谨慎。企业应不断创新,才能立足市场。广州国资的接手,或许能为孚能科技带来新机遇,也为整个动力电池产业提供教训。

转载请注明来自旅游资讯网,本文标题:《惊!跨洋大撤离,俩外籍老板套现15亿后,广州政府竟成“接盘侠”?》

每一天,每一秒,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!
评论列表 (暂无评论,3人围观)参与讨论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